课堂管理:重新审视课堂互动
公众号转载请和我联系。
当然,大家可以随意转发到朋友圈。
在前面的三篇文章中,主要谈到了预防为主的理念,Bell Work是确保学生进教室就有事可做,桌椅摆放要考虑设计老师在教室中的“移动路径”,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到任何学生的位置,确保教室里没有“死角”。事实上,课讲着讲着,问题又来了。总有学生不断举手:不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,或者课堂练习不会做。某些国家的学生可不像中国孩子,有了问题不敢问,上课没听懂也不会表达。如果只有一个,老师可能会走到身边,单独辅导?如果来了两三个呢?分身乏术了吧?
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限
我常常想,为什么有一部分中国老师到了海外不适应教学?最后归纳到原因的时候,都说是课堂管理的问题。在传统的中国教室里,老师的职责是:传到授业解惑。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这样,是一种Lecture式的教学。课堂上,主要是老师讲,学生听。互动几乎只有一种模式:老师对学生。就个人经历来说,大部分都不是互动,因为是单向的。大家再仔细看“传到授业解惑”这六个字,主语都是“老师”。
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,课堂上,如果有一个学生提问,老师为了不影响全班的进度,处理方式通常是:搁置问题,课后和学生单独解决。如果大家都在做作业,一个学生提问,老师就会走到学生身边单独讲解。这里面所有的互动都是“老师对学生(们)”的模式。
课堂互动的价值和类别
课堂互动的价值在西方经过了几十年的讨论,现在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。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不单单是从老师那里学习,还包括从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中学习。这也是美国的中小学课堂中如此重视分组学习、分组讨论的原因之一。在分组学习的情况下,课堂互动的模式就比较多样化了。至少包括以下几种:
老师对学生(一对一)
老师对学生们(一对多)
学生对老师(汇报小组学习成果)
学生们对老师(学生小组跟老师汇报)
学生对学生(两人一组讨论)
学生们对学生们(多人小组讨论后,小组交流)
后面这四种都是我们在传统的中国课堂上很少看到的。
重新审视课堂互动
稍微总结一下上面的内容:互动是双向的,课堂上可以有多种形式的互动,学生从互动中学习。在这样的共识下,如果学生课堂上遇到了问题,他的求助对象就不止老师一个。老师如果设计了分组学习的任务,他就可以同组的其他小伙伴学习。对同一组的其他学生来说,有的学生多了一个讲解的机会(教是最好的学),部分学生也多了一个学习的机会。老师不必和这个学生单独讲解,有时候老师再讲解一遍效果并不好,因为老师很可能只是把之前说过的重复一遍。之前对着全班讲的时候,对方没听明白,单独讲一遍就能听明白了?不一定吧。
培养独立的学习者
除了分组学习,让学生从同伴处学习,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,要培养独立的学习者。学生一举手,老师就去讲解,给答案。这对老师是最省事的,因为问题好像直接解决了。但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好事。另一种处理办法是: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、让学生再想一想。我们常常说中国的教育短视之处就在于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,解题就是为了解题。如果我们眼光放远一些,解一道题、知道一道题的答案事实上并没有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,找到答案的过程,学生可以是独立找到的,也可以是通过小组学习,与他人合作找到的。这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学生可以受用一生的。
小结
在古时候,信息少,传播慢,知识都在老师那里,老师即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携带者。所以我们对老师的职责的定位是:传道授业解惑。如果我们还抱着这样的观念进入现代的课堂,受挫几乎是必然的。重整课堂的关键是真正重视课堂上不同的互动的价值。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,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,同时也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。
就像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过的一样,课堂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。分组学习其实是教学设计的内容,培养学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是教学理念上的问题。我们看到的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并不是狭义的课堂管理(制定课堂规则、让学生明确违反规则的后果)一方面起作用的结果,所以当我们自己的课堂出现问题的时候,有时候答案也不在狭义的课堂管理里面。希望接下来我们有机会继续深入讨论这个问题。
推荐阅读
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by Colin J. Smith and Robert Laslett
Tools for Teachers by Fred Jones
第56号教室的奇迹 by Rafe Espuith
相关文章